“不要和雷军比营销,我们比不过他。”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十年前的发言,在2024年的汽车圈再度被验证。
12月29日,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谈及小米造车时直言,“雷军给我们上了一课”。
流量,成为2024年汽车行业的关键词。
“流量收割机”,车展所到之处一度被围得“水泄不通”,其社交视频日均产量两到三条,泼天的富贵砸向小米SU7,仅凭一款SU7就录得13万的年产销,小米汽车在首个上市年度内完成了对大部分新造车品牌的“碾压”,而完成公示的小米YU7再次引起关注,或将在明年上半年复现小米SU7的热度。重庆市星雨客服电话00861-38960-86246
同时,车企们在价格战和技术战后掀起流量战,车企董事长和高管人员纷纷涌向˙直播间,化身公司销售“一号位”,想用更多的金句帮助自己快速出圈,成为品牌最知名的名片。
站在流量大潮前沿的,还有华为常务董事、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,凭借”遥遥领先”一词火爆出圈,其背后坚持不造车的华为在B端、C端汽车业务加速发展,车BU已于今年上半年提前实现盈利,鸿蒙智行“四界”首次聚齐,同时华为的“造车朋友圈”仍在不断扩大,比亚迪旗下方程豹品牌、广汽集团旗下传祺和埃安、合资品牌东风日产也在今年全面拥抱华为,曾因“灵魂论”引发热议的上汽集团也传出正与华为进行密切接触,并有望以全新模式进行合作的消息。
展开剩余47%当然,跨界玩家们并非都能成功。12月中旬极越汽车原地解散,这家曾扬言“在自动驾驶技术上领先特斯拉一代”的造车公司,让倾注了造车梦想的百度以一种不体面的方式离场。在转战智能化下半场,百度造车在一片慌乱和唏嘘中落下帷幕,百度智驾业务也被华为不断挤压,这个曾经最早以Apollo计划强势跨入汽车圈的先行者,已然掉队。
华为:四界聚首,“中国博世”还在扩圈
随着智能化、电动化发展愈发深入,汽车品类的内核开始发生变化,三电性能、智能化技术成为汽车产品打造差异化的突出卖点,动力电池、智驾系统等变得尤为重要,曾经隐身幕后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公司积极走向台前,逐渐形成品牌效应,带动更多车企客户定点下单。
拥有更强技术话语权的华为形成了品牌溢价能力,重构着汽车产业利润池的分布。
自2019年成立车BU以来,华为通过三种模式进入汽车市场,包括传统零部件模式、HI(Huawei Inside)模式和智选模式,三种模式介入的深度逐步递增。一开始华为希望依靠零部件模式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博世、大陆,但未能走通,便有了智选车模式,深度介入产品定义、开发、销售等各个环节,与赛力斯合作的AITO问界的大卖印证了智选车模式的有效。
发布于:海南省